
农村有哪些奇葩的习俗?
我的家乡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里。有着‘’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时至今日,在农村还有着一些风俗习惯。
正月里我们不能摸针,只有初五那天才可以,初五也是破五,只有那天可以做针线活。初五也会放很多鞭炮,说是崩穷,会有好日子。那天也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会把穷带给人家,所以都是在自己家待着。
正月里也不能拌疙瘩,说是会下冷子(也是冰雹),不能烙大饼,地面会干皮,更不能去理发,那样会死舅舅,虽然听着不太靠谱,但是都会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去做的。
还有正月初十送老鼠,会把不用的扫把,浇上油用火点着,然后一群孩子拿着火把边走边喊往哪哪哪送老鼠,到了大路上会找一堆玉米秸秆放路上点燃,路过的都知道在干嘛,也不会说什么。不过现在很少这样了,地里都被国家种上树了,没有可烧的了。
我们正月十五吃元宵,就不说了,很多地方都是。正月十六会烤柏令火,也就是用柏树枝来烤火,然后在火上烧饺子或者馒头吃,据说这样不生病。
其实在农村有许许多多的习俗,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有些看着不太现实,但是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还是会按照传统来,不然日子会变得索然无味。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吧。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但是一直不知道有这个习俗,也感觉有一些些奇怪,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所以一直宅在家里没有出去。有一天,爷爷突然跑过来说到,他头发很长,需要剪头发(剪个光头),但是又舍不得去理发店。所以就叫我帮他剪头发,犟不过爷爷的我只能满口答应,于是饭后我就准备去爷爷家帮他剪头发。
在去爷爷家的路上,碰到了村里的人,就相互之间打了招呼,问我哪里去,我就说闲来无事,准备帮我爷爷剪个头发。这下村里的人就跟我说了一个习俗:孙子不能给爷爷剪头发,只有平辈分的人可以!
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有这个习俗。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觉得好奇怪呀!好了,不知道你们那边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呢?欢迎分享。
大家好!我是享受生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介绍一些农村的奇怪风俗。农村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非常的多,拥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许多的风俗背后,其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房。在有些地方的农村里,还有这这样的风俗,嫁出去的闺女,如果回娘家住,是绝对不能跟老公同房的,除非是没有哥哥和弟弟的。老人家都说,在娘家同房的话,会导致娘家人丁不旺,克人。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大年三十和十五的晚上的规矩是嫁出去的闺女,不能见到娘家的灯。都说见了娘家灯,不死婆婆死老爹爹。反正这句话挺狠的,吓得小媳妇都不敢乱来。
同姓一般不通婚,一般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同姓人,而同姓人在族谱上说就是曾近的姓氏祖先诞生下他们这一姓氏的族人,所以同姓即是一家人,也就是兄弟姐妹,而一家人是不能够通婚的。
如果同姓结婚了,会遭到村里人的指手画脚闲言闲语,严重的可能会被赶出村子,所以在个别有这种风俗的农村里大概不会有和同姓人结婚的可能。
老人去世,儿子三天内不能吃肉,显示对老人的尊重。去别人家里做客,不能坐在族谱的正前方,主人会觉得你喧宾夺主。
过年过节家里杀鸡,鸡肝小孩不能吃,只能留给老人吃,说法是老人牙齿不好,鸡肝比较软容易嚼碎。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洗衣服,也不能扫地,传言说这样能保住钱财。新郎来接新娘时,新娘踏出门的第一步开始,就得让伴娘打开伞,然后一直护送着新娘上车,其寓意为新娘遮风挡雨,避免受邪气的困扰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还有很大的,不仅在经济上,在很多人生活上面还有风俗上面。就看得出来差距之大,农村人非常注重先人们留下来的风俗习惯,而尘城市里的人更注重于实用礼节。可能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在城市人看来无法理解,可能会觉得这些风俗习惯没什么存在的意义,为何会有这些风俗习惯的存在。事实上,这些风俗已经积累了好几代人,他们都被历史遗留下来了。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村出现了许多奇怪的习俗,农民深受他们的影响。农村的这些奇怪的风俗,你们家乡有吗?谢谢。